CES落幕笔记: 你的企业收获了什么?(附参展收获的4个层次)

作者: DP明路 | 来源:跨境电商鹰熊汇 | 2017年02月13日 08:50

CES今年迎来50周年,作为消费电子行业晴雨表, 2010年跌入谷底仅有11万3085人参展,2017年超过18万人参展创造了新纪录。究竟有多火爆?

CES今年迎来50周年,作为消费电子行业晴雨表, 2010年跌入谷底仅有11万3085人参展,2017年超过18万人参展创造了新纪录。究竟有多火爆?国内旅游团在拉斯维加斯御用的大马戏酒店CircusCircus平日23美金一晚,CES期间喜迎每晚350美金。

1315家中国企业浩浩荡荡远征,在全球4229家参展商中占据了31%,阵势仅次于东道主美国1755家企业。其中广东省917家企业甚至比拥有硅谷和硅滩的加利福尼亚州还多87家企业参展。

前来参展的中国企业已经陆续回国,除了满载而归的行李,究竟收获如何?

以下是我在前往美国东部的飞机上写下的随行笔记。文末附有“参展收获4个层次”的总结,希望能帮助你获得更多的收获。

 国际舞台亮相

我在CES问过十几家中国老板同样的问题“这次来CES有什么收获?”大多数老板想了想,面上泛起红光:“在世界舞台亮个相,嗯,亮个相。” 

虽然回答得不太确定,却还是抓住了CES的本质,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CES)就是一场show(秀)。来参展的目的,就是给18万观众淋漓尽致地展示新体验、新产品、新卖点。不过这可不是一场观众买了票就坐在场边看你表演的秀。 在35个足球场大小的舞台上,还有着来自全球81%的国家各领风骚的4229 场同台演出。

CES亮相收获就看两个方面:1. 能不能吸引目光;2. 能不能给好不容易被吸引过来的观众带来极致的体验。

 无品牌,不CES

“亮了相之后呢?”我接着问道。老板们声音明显低了一些:“试试运气,看能收获什么。”

这个问题的回答明显更模糊了,大多并没有概念:收获什么,是多是少,也没有具体规划,甚至到闭馆走人的时候都还不清晰。

1967年CES首次在纽约百老汇举行的时候就已经明确了目的:为品牌商提供向渠道商集中展示新产品的机会。简而言之:无品牌,不CES!

➤ OEM采购订单

这是很多初来乍到的参展商最期待的收获。遗憾的是他们恐怕很难达到预期。CES和GS环球资源展、HKTDC香港春秋电子展最大的不同就是,CES是品牌商的主场,而GS和香港展是代工厂的主场。由于CES统治级的影响力,还是会有一些采购商顺便过来,但并不是CES的主要角色。

➤ 积累宣传材料

很多参展商亮相的另一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拍摄人头攒动的展会现场照片或小视频,这可苦了在LVCC(拉斯维加斯会展中心)边缘位置的参展商,尤其是WESTGATE(LVCC北边的分会场酒店)和EUREKA PARK(金沙会展中心G展示厅中的初创企业区)北面的集中组团前往的企业们。希望你们只是第一次来,为下一次更好的位置攒印象分,积累经验。毕竟像百度自动驾驶这么大的来头,第一次来也只能在北馆靠近出口的边路有个背对的位置。

 挖掘渠道分销客户

CES是品牌登堂入室最好的渠道,在7788名来自批发商的代表和12581名零售采购商的代表中,你的企业洽谈了多少?如果希望你的品牌走进美国主流消费者,Costco、Target和BestBuy怎么样?这三家分别来了74、107和252名采购经理,提前约好了展示产品吗?路过的时候抓住机会让其体验产品了吗?可能敏锐的你已经注意到,无论CES多么高端权威,Apple却从不参加。因为Apple并不需要主动拓展分销渠道。但Apple Retail Store却来了251名代表搜寻合适在零售店上架的产品。

➤ 吸引投资人

1848名来自VC/PE等投资机构的投资人虽然数量并不多,但很多新颖的产品都面临教育用户的周期问题。对初创型企业来说,CES是在本土用户和投资人面前最好的展示机会之一。Sleepace享睡三次参展,不仅让公司品牌得以走向海外,也促进了6400万融资顺利达成。

➤ 全球媒体背书

CES上一大重头戏就是让品牌发声、得到认可。全球7,545家媒体渴望在这里找到有意思的新产品和易于传播的品牌故事,一些当地媒体朋友告诉我,只要有新闻点,他们非常愿意为中国品牌发声。英文欠佳的企业,虽然可以临时找国内来的各路朋友帮忙,但是这样碎片化的介绍,必然没有准备充分的英文宣传内容效果好。英文过关的企业则事先约好,或主动出击介绍,国际媒体为你撰稿的机会触手可得。通过知名国际媒体的报道,所获得的品牌背书、宣传效果,与自拍内容的效果、逼格完全不在一个量级。

➤ 增加品牌粉丝

体验好了,转化成粉丝;转化成粉丝了,采购合作不就是分分钟的事了?更何况不是一般粉丝,而是粉丝中的“意见领袖”。虽然现场人数有限,但是每一位身后都有“人气爆棚的朋友圈”。品牌产品体验好,转化成粉丝是水到渠成。

很多品牌并没有新意十足的产品,却也是门庭若市,原来是在搞各式各样的活动。有趣的充电企业现调配Energy Cocktail,图省事的直接送Rockstar,iPhone保护壳企业搞了击靶送套的活动,队伍直接绕了路一整圈。

过去几天有多少参会人员成为了你品牌的新粉丝?好的活动可以积攒人气,好的产品体验可以沉淀粉丝。

 掌握行业前沿

行业高手来都来了,抓紧时间充分研究对手们的展位了吗?厂商都会把最明显的位置留给今年会力推的产品。可能去年还首推的产品,今年已经找不到了。说明市场上并没有得到认可,可能你公司新品的模具就不用开了。新的产品线都有哪些?新卖点怎么样?解决了什么问题?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大家都明白抓住空白机会才有最好的机会快速成长,行业领袖们的动作可是经过花费不菲的市场调研和测试才行动的。能给业内企业排个序吗?从行业内对手展台大小、位置变化,能明显的看出发展势头如何吗?

 树立行业领导者地位

CES终极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这一点了。场馆的面积、位置代表了企业的地位吗?这其实并没有什么必然联系,只能看出企业下了多少血本。大面积精装的展位很容易地解决了带来CES收获的第一步:吸引注意力。但究竟给参会人员带来了怎样的新体验?才是刷新用户认知和行业认知,从而决定企业在行业内的地位的关键。

以参展的电视企业为例,海信、康佳、创维等中国品牌无一不占据了巨大的展台,长虹甚至拿下了微软以前御用的展位。如果你是从LG、三星和索尼的电视展位走过来,根本不用看展位上方的品牌名,就会知道来到了二线品牌的区域。同样是展示OLED技术,屏幕尺寸参数也相差无几。中国品牌展示体验就是“放大版的电视卖场”,而这和行业领导者的沉浸式影院体验存在天壤之别。

三星和索尼作为领头大哥,都完全被LG碾压。走进LG整个被OLED笼罩的篮球场大小的演示厅,先是一片漆黑,也没有声响,然后就听到身后有鱼游来,直接就会被十几米长的灰鲸贯穿全场震撼,再加上充满视野高分辨率的极光视频,充分体现了OLED纯黑高对比度的特性。个人观感完全没有停留在“电视就是LG强”上,而是“VR/AR靠边站”,这才是终极视觉体验。就连外面的独立屏幕也放着特别摄制的慢动作黑背景金鱼,而国内企业普遍演示着好莱坞大片或者蓝光碟。

当然对于小企业预算有限,展位可能也只是最小的,但在初创聚集的Eureka Park明显能感受到同样的品类里谁是领导者,客户、分销商、投资人的眼睛是雪亮的。

 It's Vegas Baby!

辛苦了整个2016,刚加班加点挺过了感恩圣诞购物季,无论CES展览本身的收获是多是少,趁展会赌城特色都体验了吧??自测一下这些经典体验体会了多少:Caesar’s Palace, Luxor, Venetian, Wynn特色壕酒店逛了吗?Mirage, Bellagio, Treasure Island户外免费秀看了吗?各色Buffet和星级米其林尝了吗?手枪/AK/机关枪打了吗?Tandem跳伞了吗?直升机飞越大峡谷了吗?太阳马戏团、科波菲尔魔术、成人秀看了吗?大峡谷国家公园去了吗?不要告诉我是西峡谷。。。

大家参会前前后后一定都很忙,但“Work Hard,Play Harder”才是典型的美国spirit,希望大家也能也有精神上的收获。更何况拉斯维加斯作为世界娱乐首都,创造的价值就是极致的体验。我们说“无品牌,不CES”,做品牌,就是拼体验。尤其建议做产品、品牌的小伙伴们,多去体会自然和人类创造出的体验巅峰,能为打造极致的品牌产品体验带来灵感。

最后,总结一下2017年中国企业参加CES的4个层次,希望2018年在老地方再见面时,伙伴们已经成功打怪升级。




未经跨境电商鹰熊汇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转载 转载请联系:pengxingzhong@aiecoms.com


¥ 0

会议Meeting

关注我们Follow Us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
  • 鹰熊汇会员服务

    鹰熊汇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
    跨境电商鹰熊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