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新政时期的跨境电商进口未来之路

作者: 灵眼鹰 | 来源:跨境电商鹰熊汇 | 2016年09月11日 11:15

在未来应该是十年甚至二十年的发展,这么长远的路要走,这条路绝对不会断,只是上有政策,下有对应,我们总是能够在生存发展和国家政策道路中去摸索探讨,也可能要去试错,只要管控住自己的试错成本,当大潮退去的时候,我们还穿着泳衣泳裤,留到最后。


跨境电商进口在2016年开始实施 “4·8”跨境电商新政——财政部、海关总署和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公告,自2016年4月8日起,我国实施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并同步调整行邮税政策。

尽管跨境电商税改新政最终延长一年执行,但它却传递出了清晰的信号:跨境电商行业的“套利”时代正在渐行渐远,政策红利终究会过去,跨境行业大洗牌已然揭开了序幕。在新的时期,跨境电商进口要如何应对?

在鹰熊汇2016跨境盛典上,递四方CEO海淘城董事长罗民、威时沛运电商事业部副总经理王和、跨境翼创始人宋金燕、澳团创始人Yvonne Yu、欧乐通CEO滕琰对相关问题进探讨分析。

跨境电商进口被新政撞了下腰

罗民:后新政时期的跨境进口未来之路,大家会感受到今年跟去年的气氛不太一样,去年风起云涌,没有跨境基本不成电商,但是今年新政之后闪了一下腰,大家应该有所感受。所以在新政之后,我们所在的企业,是闪了一下腰还是转型?你们都做了哪些努力和尝试?取得了什么进展?面临了什么困难?这个话题比较尖锐,希望能谈出干货。



王和:这是很尖锐的话题,也是让我很痛苦的话题,用时下最火的话来说,就是鬼知道我经历了什么。从国家说政策有调整开始,几乎每一个周末都会有一个爆炸性新闻出来,每一个周末我们就静静看着各自朋友圈的新闻看到了什么,先是调整政策、清关单等等,很折腾人。我们是从2013年做跨境电商,最开始的布局是保税加部分海外仓,结合新政我们马上做了迅速调整,就是快速加大香港仓和海外仓的布局,这是我们做的一个非常非常大的快速应对,因为大家都知道,香港是一个非常好的地方,对我们做跨境电商的人来说是可进可退的地方,所以我们加大了对香港仓的布局,让香港仓的作用,变成了一个真正的海外保税仓,通过这个模式加速对国内电商的很好补充,同时加大海外仓的建设,因为我们有21年的国际物流经验,所以把航空线路加上清关能力做了介绍以后,做了链条的打通以后,让海外到国内的时间更快,弥补了保税仓的一些损失。第二个是把个人物品和BC有机结合,结合两千块钱的政策,来很好的跟更多电商朋友做物流解决方案,更满足大家非标品的需求。




罗民:上有政策,下肯定有非常多的对策,您对您的业务做了一些弥补,但是整体的销售是不是产生了影响?

王和:如实讲,保税仓的业绩还是有一定调整,广州保税仓以前机场那边是门庭若市,新法以后,很多人有退仓,我们也做了一定的调整,这是很现实的问题,但是我们把格局放在了海外和香港。

滕琰:新政确实对跨境进口电商行业有很大的影响,它加速了行业的洗牌,目前给我们感觉是更有实力、更有优势的企业,在这个新的市场环境下去发展竞争,所以我个人认为,政策是一把双刃剑,有得必有失,但是有一个关键点,企业如何根据政策做出相应的战略规划的调整,是一个非常至关重要的点。所以新政以后,我们梳理了我们的产品结构,做不同贸易的模式,同时积极升级了海外仓物流服务,整体对欧乐通专注做欧洲进口货源供应链,而且我们的优势是处于荷兰的海外仓,所以整体来说影响不是很大,同时也给海外仓有了大力发展的机遇。


宋金燕:4·8新政感触非常深刻,因为我跟王总的公司是5+1的试点单位,所以我们历经了各种政策的动荡,在这过程中4·8新政以前就知道,但是我们的客户电商都没有政策来得这么迅猛,很多商品不让进了,所以在这过程中,我敢说,做跨境进口的企业,多多少少都有受到新政的部分影响。我觉得最特别的一点,政策不明朗,把风投、投资人这一块的很多信心给打消了一些,投资人对跨境电商一直处于观望状态,可想而知,对整个行业的影响是有的,很多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后续的资金没有及时供给,所以可能有些风险上的小差池在。但是我们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政策的调整和BC的保税整体的量,税率的增加,2C的企业量有减少了,直邮、个人物品量是增加的,而且增加迅猛,这里的逻辑也非常的简单,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摆在这里,每天买了这么多商品,一定要进来的,不通过跨境渠道进来,就会通过其他渠道,作为服务企业来说相对好一点,因为我们的盈利利润来源不在这些商品的差价这一块,所以我们现在也在调整,未来跨境有大量的进口,我们不仅是跨境,同时加大贸易的服务规模,这是目前在调整的一些方面。


Yvonne Yu: 4·8新政对每一位相信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就像我们澳洲的总部公司和深圳公司这边的业务,我们一边像欧乐通一样,在着重直邮这一块,一边着重保税,保税模式受阻导致大部分一线平台的营销率有影响,采购频率和采购量会存在几何式的下降,所以导致今年上半年的采购量,作为大的品牌以及大的厂家可能去年市场上井喷式需求,对于市场供给过剩的问题今年可能会存在,但是这又恰恰相反,又酝酿了一片沃土,澳洲公司也同样有春风吹又生的势头,所以我们公司在业务两边的发展。


罗民:因为我们也从事跨境电商,我可以从具体数字讲,我们四五两个月份下降了20%到30%,但是从六七月份开始,迅速回升,现在已经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我有两点自己的感受,不管怎么折腾我们,我们总能想到解决方案,因为消费需求还在,可能在新政过程中会对消费需求做一个压制,有一个观望情绪在那,但是最终的驱动力来源于消费者,只要消费需求在,消费升级在,特别是三四线城市更多加入到跨境领域来,还是很有前途的。新政虐我千百遍,我待跨境如初恋。

跨境电商是不是个单独存在的行业?

罗民:第二个话题,在很多场合经常有人说,跨境电商不像过去看着蓬勃发展,也许它不是单独存在的行业,可能是国内电商和传统电商有机的补充,或者说是一个组成部分,不是一个独立的产业,大家是否对这个话题能够做评论?是否同意?你们觉得我们要成为独立的行业,有哪些挑战和机会?

Yvonne Yu:针对与罗总提出的这点,我个人表示同意,因为跨境电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在我们预测看来不会更严也不会更松,我觉得会加多几条框框,跨境电商领域终究不会是有别于国内电商的单独领域,而是成为国内电商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物流以及成交模式的补充。

宋金燕:跨境电商是否是电商的一种补充,我是认同的,不管是跨境电商还是电商,都在销售商品,供应链企业的使命就是打通贸易壁垒,让信息流更加对称,让物流更加快速,让资金流能够贯穿各国外馆,打通全球银行,所以供应链企业的使命是让国际贸易变成内贸,如果说哪一天跨境变成内贸一样,就变成了国内电商非常雷同了,而我们认为,有我们这样以及在座的企业,在一直不断的深耕供应链服务,一定会让整个贸易越来越简单,让整个世界变小,变得就像隔壁村买东西一样,所以我是先忘记跨境,优化这一条丝绸之路。

滕琰:我个人认为我们应该很辩证的看待这个问题,而不能简单的说是还是不是,我作为供应链服务企业。从贸易这个方向看,我认为跨境贸易是一个国际贸易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可以从下面五点可以看出:首先,4·8新政的出台,确定了跨境电商的合法性,有了自己的税种;第二,跨境贸易改写了国际贸易的游戏规则,它是应对TTB和TTIP对贸易封锁的最有效方法;第三,毕竟是简化了供应链的环节,把最大优化给了消费者;第四,帮国家回流了部分税收;最后,通过跨境电商提高了整个消费的效率,实现了买卖全球这么一个场景。如果从刚刚说的这五点来看,我个人觉得,跨境电商是整个国际贸易发展的新方向,是值得鼓励发展的新兴行业,而不是我们是简单的补充。G20上,阿里也提出了EWTP这个概念,所以我相信已经有行业的先锋倡导这个方向,跨境电商还是大有可为的。

王和:跨境电商从现在的进口方向来说,和一般贸易是两种监管模式,报关方式也不一样,但是从货品流通来说,它就是国外的东西进到国内来,但是不是电商的补充,我不完全认可,因为对商品流通的渠道来说,跨境电商应该更好的是一个国外商品进入国内的一条通路,应该是这样子讲,而且特别对国外的一些好东西或者国内看不到的东西,很多人觉得国外的东西一定会贵,或者说国外的东西一定价值会很高,但是通过跨境电商这个模式,让国外的好东西进到国内来,让世界更加平等,交易更加无阻碍,所以我觉得跨境电商不简单是电商的补充,更多的是商品进入的通路,一个渠道。当新政以后,新政之前,很多国外商家看不懂国内的电商,新政之后,反而是国外很多大鳄品牌商跟我们联系,他们想进来玩跨境电商,所以他们的代理跟一般代理不一样,所以跨境电商应该是区别于一般贸易的另外一个商品流通的通路。

罗民:电商不管是不是加上跨境两个字,它还是在做商品流通这个领域,所以消费者的需求要买的就是好的东西,不在乎你是哪里供给的,他在乎购物体验,这时候从海外来说,有价格竞争性的,通过渠道去进行销售,这也是为什么带来了迅猛的发展。跨境电商无外乎是国外的大窗户,但是大窗户时代渐行渐远,因为未来商品的竞争和服务化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不能老是卖那几样商品,我们要想办法引进更多差异化、有竞争性的、消费者有需求的,但是当前的需求是卖爆爆款。

不要跟着爆品走,而是要学会制造爆品

罗民:将来在跨境电商核心发展领域有什么机会?应该做什么努力? 

滕琰:不管是作为物流供应链也好,商品供应链也好,作为一个企业自身能力的建设还有它的优质服务的理念,是立足于这个市场的根本。作为商品,我觉得任何销售回归到最后一点,就是商品的本身。所以做商品的时候,要看怎么样发掘什么才是好的商品。所以现在整个市场大的方向是,不管供应链也好,平台也好,他们不断向上游深挖供应链,货源渠道,建立品牌的深度合作关系。这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一个长期的合作,用供应链去打动品牌方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怎么去做?作为商品供应链来说,要看到自身的优势,你在哪个优势,把这个细分领域做好做强做大,在这个品类上进行不管你有指明品牌的授权也好,海量的SKU补充也好,把这个细分领域能够这样做,这应该是商品供应链将来发展的趋势。市场这么大,不可能把所有产品做好,你在这个细分领域里做强做大,可能才会有更多的生存空间。再说到商品这一块,在品类的规划中,目前根据新政,根据国际贸易的规则一定要分出来哪些品类走国际贸易,哪些走保税备货的,但是更多的新品或者是一些长尾的SKU可以通过BC直邮的模式进入中国市场,所以这个品类的规划一定要非常的清晰。不同的

品类的通关跨境模式我觉得是可以相互渗透的,所以可以体现到服务理念,看我们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进一步划分,这是我对商品这一块的看法。

罗民:您觉得下一个可能成为爆品的是什么?


滕琰:成为爆品第一是在欧洲市场有历史的沉淀,已经成为追捧;第二是中国的渠道也好,平台也好,要配合营销,有营销方案。目前来看整个中国的市场平台缺乏了营销的概念,因为他们追求的是流量,追求的是销量,所以下一个爆品一定是整个行业,整个供应链企业,货源、品牌、平台、渠道一起合作,去推出来的爆品,而不是我们能预判下一个爆品是什么,单方面能力很难达到。

宋金燕:现在整个跨境最头疼的问题是销量都聚焦在那一小部分的大品牌,而现在每一个供应商和海外的品牌方都想切入,怎样将长尾产品切入中国消费者,让中国的消费者能够认知他的品质和品牌,所以这个过程中需要很多推手,像O2O体验店,将这样的长尾商品搬到消费者家门口,让他们来吃,让他们摸得着,让他们体会得到,这是非常好的建设通路的机会。另外,怎样得到消费者的认可,还是要从消费者的需求,谁更懂消费者的需求,谁就能把海外品牌引过来,能够扩展得好,所以核心是从调研需求,怎样让这些需求能够被激发这一点开始,下一个爆品在哪里?我们是这么认为的,很多人问今天的网红很红,未来会不会红?我觉得爆品都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出口做爆品也是一样,更需要的是这些企业来做一个能够造网红的能力,所以我觉得我们本来不卖货,我们是一个服务企业,但是经常听客户讲怎么样制造这个,我说先不要跟着爆品走,最好是学会制造的能力,才是可持续发展的。

罗民:造出爆款的能力如果能形成机制,形成行业生态的圈子,我们的机会就是要在生态链上,特别是针对终端客户群上紧密联系在一起,下一个爆款的机制才会产生。

Yvonne Yu:今天咱们讲的是商品,如何打造下一个爆款的问题,像刚才宋总讲到的品牌,我们去年有针对这个品牌在国内分销在四大平台上做分化,也由我们团队在这个平台上做爆款打造,初期作为平台方来说,首先品牌方对中国市场消费者的需求和对对品牌的认知并不是特别了解,不是特别有信心,但是我们国内平台这边,像欧乐通这边讲到的,也需要放下一蹴而就的状态,心平气和静下心来,想着跟供应商供应链,怎么样打造产品的优势和特色,去提升这一块的能力去花功夫,这个案例的结果,这个品牌的结果就像宋总讲到的,去年也是在孵化的平台上得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反馈,所以说我觉得归根到底我这边的结论就是,商品本身讲的是供需关系,有了消费者的需求,供应链也好,平台也好,还是今天讲的很多O2O的实际体验,让消费者从各个维度角度去体验我们的商品,像刚刚王总讲到的,国外其实还有很多很不错的商品,都需要我们在这个行业里扮演各自的角色,带着各自基因的特色,做好自己更专业化的事情,大家一起来把更多更好的商品带给中国的消费者,其实我和我的联合创始人在去年的时候,也是在市场需求火爆的时间点讲这句话,我们的商品丢到国内的市场上,特别是去年跨境电商这么火的时间点,扔进去水溅的声音都没有,但是4·8新政之后,也是让我们冷静的想一想,这个行业还需要我们每个人从各个方面优化自己,来提高自己的能力,来满足消费者,无论是物流环节还是供应链环节,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要把商品带给消费者,用线上还是用线下的,以什么方式来表达,包括刚才说到的O2O更好的体验,都需要我们一起来努力做好这件事,让消费者有更多的对于海外商品更好的体验,而不是一味的造一些爆款,让大家在整个环节里都感觉到是最直接的在商言商利润上的压力。

罗民:我也可以讲讲我们企业的体会,给我们服务的主要是线下的,主要是那些商超广百,他们其实对于大量的新品引入是天生有需求的,因为谁都知道不能只靠价格竞争,一定要拓宽品类,但是怎么样跟海外品牌接触,同时长尾和精品是谁都吃不准,是很多公司帮他们对接品牌和服务,所以这是供应链企业下一步可以去尝试的,一定要尝试的领域。王总在这个领域上有没有什么见解?

王和:我是专注做物流,我们这边经常做的是商品备案,之前我们在仓库也好,客户备案的SKU就集中在大家常见的奶粉、尿不湿,母婴类东西比较多。但是4·8以后,这些商品来得越来越多,前两天一个客户跟我说,你一个星期可以帮我备4千个SKU吗?因为他要做一个大的项目,基本上他是把他目标国家的SKU能备过来的全备过来的。现在大家都在不同寻找新的SKU,新的突破点,新的增长点,大家打造的是欧洲馆,美洲馆,需要的是把国外的东西,几乎一模一样的搬到中国来,这时候也告诉我们,你说哪一个是下一个爆款,很难知道。但是在我跟客户的沟通中,平台运营也好,商家运营也好都要思考的就是服务的前置,很多国外的东西服务商在国外,很多都在国外,但是在国内买完的东西服务都没有跟上,导致是很好的东西,在国内就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变成所谓的爆款。所以我们接下来要做的供应链管理中,服务的前置是对商品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跨境电商这条路不会断

罗民:新政之后紧急叫停,延长一年,可以说是缓刑,并不是撤销了,还是需要执行的,明年仍然会面临着5月11号,还有8个月时间,还是会执行,这个执行的力度包括政策的具体条款,我觉得大家能够用两句话来总结一下,第一句话快速总结一下明年的新政实施,总体是维持现状,趋紧还是松绑。第二句话,明年的新政预判下,一句话回答下一个风口是什么。

Yvonne Yu:预计明年新政将以鼓励我们跨境电商为前提,进行更加规范化的税收和商检管理。海外商品入关门槛,我个人觉得也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部分品项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后新政时期,我个人比较看好的机会点是针对于海外上游货品的资源与国内终端市场的对接,以及今天讲的最多的海外商品O2O体验店和线下资本的对接,我觉得这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机遇,但是重在刚才讲的不断在老生常谈的执行问题。还有新政政策下的物流供应链模式,看宋总王总这边新的一些玩法,也是更好的一个机遇。

罗民: 10月1号史上最严厉的奶粉政策要实施,你们的商品80%是奶粉,对奶粉新政是怎么看的?

宋金燕:我们是这样思考的,首先中国的消费升级对国外的需求已经非常热,而且非常大,所以基于这个前提,不管政策怎么变,这些商品始终要大量的迁移到中国来。所以我们认为未来像中国的出口一样,是跨境电商和一般贸易并存的格局,而对于跨境的新政,对明年5月或者未来会是怎样的政策,我认为总体来说是非常乐观的,我们从各方的资讯来看,我们认为在明年跨境是继续会有,但是不会像以前扩展得那么迅猛,是多元融合的状态进来。我们以前很大的比例是来自于奶粉这一块,现在为了规避未来可能存在的风险,我们一是降低奶粉的比例,同时也降低跨境奶粉的比例,这是必须要有这种预防措施的,经过这一次,我们更加感受到作为创业企业对风险管控的重要性。接下来是多条腿走路的思维运营,一定不会把重心放在跨境上。奶粉的话,我现在已经没有做贸易了,主要是做服务,所以不管奶粉能不能进或者好不好,我只要知道大方向,有大量的货物进来就行了,你们需要钱我来提供钱,你们需要物流我提供物流,你们需要系统我提供系统,这是我做的事情。

罗民:深耕服务,不仅仅是商品。

滕琰:我之所以从政府行业转到了跨境电商的行业,跨度这么大,是因为我深信和预判跨境电商是一个改革创新的事情,是用“互联网+”的思维,打开了国际贸易的另一扇大门,从大层面上他融入了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所以这是非常值得鼓励和发展的行业。新政暂缓一年实施,我个人认为不是要阻碍或者限制这个行业的发展,而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去寻找最适合这个行业的新型监管模式,政府也需要时间,监管部门也需要时间。所以身处于跨境电商的我们,应该更多依托这些行业的平台,去建言献策,去配合政府,配合监管部门,给我们这个行业创造一个更加公平、开放和健康的市场环境,所以新政之后放松还是放紧,接下来这几个月大家行业要做出共同的努力,才能得到结论。关于将来发展的机会点,我认为任何电商也好,O2O也好,贸易商超也好,他们都需要供应链服务模式,而且将来一定是线上线下打通的环节,一个互相渗透的环节。,作为供应链企业,我们只能在货源上进行自我能力的升级;第二就是物流,我非常看好一个模式,叫做零库存式的供应链管理,就是我将库存积压在欧洲,渠道或者平台只负责去销售,做服务客户,库存周转率这些所有的东西都积压在整个上游供应端,分工会更细化一点,我觉得这种服务模式能匹配好,是非常好的发展机遇。

王和:用一句话讲,一切才刚刚开始,国外大鳄们开始关注到这个事情。4·8新政之后对跨境电商是促进的过程,跨境电商这件事情或者一带一路或者整个买卖全球的方向,国家是定了的,肯定要走的,接下来就像滕总说的,到底怎么走?国家给我们什么政策?到底宽还是严,还是要看在座各位,一起配合国家的努力,真正做到促进和规范,把这两个要素做到,可能才能得到更利于我们的发展方向。

罗民:我觉得从两点来分析这个事情,第一这条路不会断,从国家战略来看,中国在世界上能够叫得响的产业或者行业当然有很多,特别是以前的制造业,在成为国家战略上,这是很明显的,中国在电子商务在全球发展的势头包括GDP里面的贡献度,包括EWTP新的服务方式等等,这是作为国家战略的存在,所以不会因为监管的具体方式还没有落地而断了这条路;第二,推动力还是消费市场,需求是最重要的,需求在那,需求不断,中产阶级的消费升级路不断,在未来应该是十年甚至二十年的发展,这么长远的路要走,这条路绝对不会断,只是上有政策,下有对应,不是对策,我们总是能够在生存发展和国家政策道路中去摸索探讨,也可能要去试错,只要管控住自己的试错成本,当大潮退去的时候,我们还穿着泳衣泳裤,留到最后。


未经跨境电商鹰熊汇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转载 转载请联系:pengxingzhong@aiecoms.com


会议Meeting

编辑推荐Editor Recommendation

关注我们Follow Us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
  • 鹰熊汇会员服务

    鹰熊汇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
    跨境电商鹰熊汇